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居民消费能力的升级以及人口结构的变迁,“便利”的需求不断被催生,在大卖场和百货关店潮下,便利店凭借着与消费者亲密的距离,在疲软的零售行业中表现亮眼,一直保持着客观的增长速度。
不过,虽然增长势头良好,但对照日本的便利店,国内的便利店在产品结构、门店布局与渠道拓展、盈利能力等方面仍有所欠缺,有数据显示,日本的便利店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超市,两者占比约为54%:46%,而在中国,这个比例是8%:92%。
电商巨头们显然已经嗅到了这一迹象,在线上流量红利逐渐消失的当下,焦虑的京东、阿里、苏宁都纷纷喊出“智慧零售、新零售、无界零售”等口号,深入布局线下战场,意图利用自身供应链与物流实力,占领线下零售这一巨大的市场,而这场战争的导火索,便是布局便利店。天猫小店、苏宁小店、京东便利店在短时间内的快速扩张,可以很好的说明这一点。
不难看出,在经历了猩便利、缤果盒子类的无人货架等概念性业态的泡沫之后,市场和资本逐渐变得理性,重新审视便利店作为传统业态的价值点,2018年的便利店,注定要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便利店成风口?电商巨头的高歌猛进
传统的便利店算得上是一个“慢行业”,像7-11、罗森等知名的便利店进入中国市场已超过20年,但仍在“千店级”规模,平均算的话,一年的开店数仅有10家左右,一直在不紧不慢的稳步发展。而最近两年,阿里、京东的“百万便利店”计划和苏宁年开1500家苏宁小店的目标可谓打破了这一稳定的格局。以罗森、7-11、全家为代表的日系便利店和本土便利店们明显感觉到了危机感,纷纷加速外延式扩张,开始修炼“快功夫”,势必要守住自己这“一亩三分地”。
在笔者看来,看似不怎么起眼的小便利店之所以能够突然间受到各大电商巨头的青睐,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从发展趋势来看,便利店所蕴含的能量无可限量。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整体的市场已经不是以往的大众化市场,变为了分层化、小众化、个性化的市场。这是一个市场结构发生的根本变化。而且居民收入水平的提升淡化了价格敏感度,加上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使得人们更加注重对于品质和便利的需求,而便利店能够很好的顺应这一趋势,从而在萧条的零售行业中“屹立不倒” ,并展现出强大的增长趋势。
而且,根据国外经验,当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时,便利店行业便会逐渐步入成熟期。目前中国的人均GDP已十分接近这一数字,可见便利店存在着一定的空白市场,其巨大的发展潜力是电商巨头们能够为之所动的主要因素。
从自身的角度来说,线上红利渐衰、获客成本越来越贵,纯电商的模式已经即将触碰天花板,零售市场线上与线下的整合已成为不可避免的潮流,特别是对电商巨头们而言,线下市场的争夺已然成为了新的战场,利用自身供应链与物流优势来向便利店领域扩张似乎在合适不过了。而电商便利店在追求品牌曝光的同时,更多的是充当一个流量和数据的引流入口,来吸引还未在淘宝或者京东等平台上有过购物经历的老年人和儿童,从而获得更多的用户流量来引流线上。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便利店尚存多面顽疾
表面光鲜的便利店的未来虽有着十分巨大的想象空间,但在当下,仍然在面临着内忧外患的行业危机。
首先是便利店行业本身的属性决定了单店的低收益和小体量,在房租和人力成本的不断上涨的面前,运营成本不断飙升,而资本和新零售概念的介入也并不能改变这个行业的生存规律。有数据显示,内资便利店的平均日销售额为4,727元,不足日本7-11的1/9,仅为罗森日均销售额的1/7。在盈利水平方面也存在显著差距,国内大多便利店的毛利率和净利率都显著低于日本系便利店。而就算是已在中国深耕几十年的三大日系便利店,也只有全家开始盈利,可见,提高盈利能力是所有便利店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鲜食餐饮被视为便利店引流、提升毛利率的关键,但售卖鲜食前提是高投入,从鲜食工厂、选品、物流、设备等等,便利店的后端链条长度和复杂程度有时甚至高于大型零售,其中还要承担一定的货损风险,大多数便利店的店主为了减少损失,索性将鲜食餐饮拒之门外,导致利润率上涨缓慢。如此,便陷入了“不做鲜食等死,做了鲜食找死”的恶性循环。包括便利店+生鲜的商业模式也是一样,由于生鲜产品损耗率较高,在保管、品控、物流运输等方面同样需要投入大量的运营成本,使得很多便利店商家望而却步,长此以往,也就造成了那些看似高大上的便利店却在亏损中挣扎的处境。
除此之外,其他较为垂直的店铺也在不断瓜分着便利店的市场。
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市场拥有者极为丰富的餐饮业态,社区附近大街小巷的餐饮多如牛毛,随着中式快餐品牌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标准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便利店涉入较浅的鲜食餐饮完全无法与之抗衡。
加上百果园、良品铺子这样的水果类、零食类的专业小业态店铺的快速发展,更能满足在消费升级下人们对商品品质的高质量要求,百果园官方数据则显示,2017年百果园门店总数为2645家,增长54.6%,盈利情况尚佳。并且品类还在不断扩展,这对便利店而言,无疑又是从自己身上割了一块肉。
还有,现在大部分较为成型的社区附近基本都会设立一些社区超市,与便利店相比,商品的SKU更加丰富,也没有了便利店中商品10%的溢价,甚至于选址也优于便利店,更加贴近消费者。如此看来,便利店的优势荡然无存,能够勉强生存下去就已经是万幸了。
而曾经那些辉煌一时的便民服务,也已经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成为了鸡肋,水电煤气费用、订火车票甚至家政服务等增值服务,完全可以通过手机解决,想要以此带来业务上的改观无异于痴人说梦。
那么,看似已经走投无路的便利店,究竟该何去何从,电商巨头的加持究竟能否助其焕发第二春呢?
从自身优势出发,打造全新生态便利店
如今,便利店想要得以生存,必须打造差异化发展,利用电商平台自身的优势,在终端模式、商品组合、业务延伸、数字化、供应链及业务拓展等方面发力,不断满足日益分化的消费者需求,才能真正在零售市场中占据一席地位。
具体来说,无论商业规则如何改变,其本质都是要为消费者提供更有价值的商品和服务,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解决“最后一公里”的购物问题将是零售企业和资本市场抢占的重要阵地。而便利店作为天然的前置仓,结合电商平台物流的优势,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30分钟的便利到家服务能够将以往零售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失联状态变为实时链接、形成一种更紧密的关系。同时,还可以减少供货负担和库存的压力,保证了新鲜食品的质量。
再者,一定抓住消费者的碎片化需求,未来便利店大概率会并呈现出“千店千面”的特征。根据消费者不同的需求来不断开发不同的细分商品、店群或子业态,比如“便利店+生鲜+干洗+书店+茶饮”等各种便民服务,打造多业态的有机复合体,在呈现出更多的个性和特色的同时,也建立起了商品组合差异的优势。
最后,也就是老生常谈的通过科技和人工智能的赋能来实现对便利店行业的全方位升级。在高租金、高人工成本的重压之下,想要探索出能够持续盈利的商业模式还是要将便利店的无人化作为未来的一个重要方向,虽然无人便利店在常规便利店面前遭遇过低谷,但其技术的应用可以作为一种补充而存在,用有温度的人加上无人化的智能设备,比如智能取货柜、电子价签、智能大屏、自助收银、刷脸支付等等,诸如此类的组合形态能够很好的让消费者获得更有品质和个性化的服务,提升便利店与消费者之间的温度。
而且,基于电商平台上庞大的用户数据和消费数据,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加深对消费者行为的认知,用技术与数据推动便利店人、货、场的关系重构。更加精准地看清细分客群的产品偏好、价格偏好,从而优化产品供应链,提高供应链精益性、运营效率和销售质量。特别是在生鲜供应链方面,能够得到更好的库存优化和损耗控制,解决其盈利难的困境。可以预见,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将成为改变便利店市场格局的重要催化剂。
总的来说,线下零售水很深,远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而便利店更是一个要耐得住寂寞的领域,变革的深水区才刚刚到来,想要靠短期的噱头来吸引眼球套现或通过资本盲目扩张只会导致自取灭亡。只有创造出全新的业态,更加准确的切入目标消费者的生活,为消费者创造更加便利、快捷、时尚、休闲的生活价值,才是新零售环境下便利店变革的方向。
未来,新零售便利店必将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甚至能够服务于城市社区信息的连接,要知道,多元化创新永无止境,不管是传统便利店还是电商便利店都需要抓住转型的核心,稳步前行,才能真正得以健康的发展。而作为消费者,也更加希望能够享受到便利店所提供的更多便利。
“我对(银隆的)前景充满信心,因为首先它的蓄能技术就在那里。”针对近期再度被一系列的负面新闻缠身的银隆问题,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回应。作为银隆现...
中信证券明明研究团队认为,在去杠杆背景下,居民负债杠杆率不断提升,同时消费增速下降。而负债对于消费来说同时具有财富效应和挤出效应,目前来看,我国的居民负债对消费呈现挤出效...
本周早些时候,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宣布了将特斯拉私有化的计划,震惊了投资界。他给出的目标价格为每股420美元,价值820亿美元。马斯克表示,这笔资金得到了...
医院里的新生儿护理区。图/视觉中国就中国的人口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政策应对,《中国新闻周刊》近日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人口学会副会...
7月26日,拼多多这个才3岁的年轻企业在美国成功上市。而上市首日拼多多的股票也一直大涨,且涨势一直维持到收盘,拼多多的市值一度达到300亿美元。对于这样的表现,从上市发行角度...
本文“传统便利店危机四伏,电商便利店或将引导战局?”由新财富首发,欢迎转载,转载请带上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新财富(www.caifuol.cn)发布的所有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 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部分内容文章及图 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 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 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联系我们或致函告之 ,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关注新财富公众号(caifuol.cnwz),获取最优质的财经报道!